查看原文
其他

鼓浪屿你好:共同缔造工作坊第三天工作简讯

2015-07-25 黄嘉慧等 SYSU城市化研究院
通讯作者:厦门大学黄嘉慧 马梦麟 朱查松(助理教授)

带着前天的清新憧憬和昨天的浪漫邂逅,在清新的微雨所带来的凉爽的天气中,7月23日与鼓浪屿的深度相识之旅由此展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今天的活动分两组进行。第一组由李郇教授带领参与鼓浪屿核心商业街区建筑外立面整治改造的协调会。随着鼓浪屿作为2017年唯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的确定,四校联合工作坊工作得到厦门市的高度重视,厦门市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叶重耕、市政府副秘书长林澎带领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在微风的细雨中,大家一路考察,作为鼓浪屿“土著”的叶重耕,沿路对每一栋建筑的历史和样貌娓娓道来:南洋银行、旅客服务中心等等,对各建筑的整治改造原则和方向也和四个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到调研现场
随后的座谈会上,大家都认为鼓浪屿核心商业区的立面整治是鼓浪屿的重中之重,龙头路商业街更是示范路段。工作坊需要在已有规划和导则编制的基础上,形成可实施、可持续、可移植的成果:
1可实施的成果。核心区的立面整治将直接依据工作坊的成果进行实施,工作坊的成果需要在厘清产权(国有、私有)、历史文化与价值等基础上,在原生态的原则下对立面、店招、空调等精细化设计。在规划设计中,要发动共同缔造的理念,发动群众、商家等参与规划、实施的全过程。
2可持续的成果。除了立面改造外,期望对长期、动态的监测管理机制提出建议。
3可移植的成果。通过本次工作坊工作机制的实践,形成长期、稳定的工作坊机制,为鼓浪屿其他地区的改造提供借鉴。
街道办座谈会
下午,为了厘清鼓浪屿的历史和建筑原貌,我们去厦门市建设档案馆查询了鼓浪屿相关建筑,并到老书店搜寻鼓浪屿相关书籍。鼓浪屿相关图书
第二组以学生为主的组则是展开了另一段深度接触之旅。上午,大家齐聚鼓浪屿管委会听彭局长讲述鼓浪屿的历史。这里,闽南文化、华侨文化相生;这里,海洋文化、生态文化相融;这里,建筑文化、音乐文化共耀眼。这里的文化、这里的遗产、这里的体验都值得去珍惜,都可以通过申遗得到更好的保护。
厦门市文化局原局长彭一万讲述鼓浪屿历史与文化
下午,建筑12组、规划4组的同学们便开始分头行动。规划组主要考察鼓浪屿的整体道路、标识、各个公共空间节点。建筑组主要针对从钢琴码头-龙头路-鼓浪屿音乐厅整条商业街进行详细的商铺调研,还有一些重要的断面节点进行每两小时一次的人流进出数量统计。下午和晚上天气凉爽,中间突如其来几次大暴雨给大家的统计带来不小的影响,鼓浪屿的人流量也减少了很多。
各组同学实地调研
晚上,则是工作坊集中讨论的时间。各组就下午的资料整理、现场踏勘向老师、同学们进行解释。城规组在道路标识中发现指示被遮挡、标识的距离感不明确,在公共空间节点发现行人容易迷失方向,应增加一些鼓浪屿传统文化元素增加节点的可辨别性和通过铺装道路增强游客对道路的感知。建筑组则对每家商铺进行了拍照、对热流量进行了统计,发现龙头路商业街以手工艺品和餐饮小吃居多,所有一楼店铺对原有建筑墙面均采取“破墙入户“的方式,每家店铺的装饰五花八门,缺乏统一;空调的外机、店招把上下两层的立面割裂,游客在龙头路上感受不到鼓浪屿的美丽。实际上,将装饰剥去,将真实显露,可能别有一番真实感受。建筑一组到一家店铺4楼,意外的发现从屋顶花园鸟瞰鼓浪屿,竟然和在一楼的感受天差地别,真有“所见即所得、所见亦非得”之感。
鼓浪屿工作坊进行时,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本次工作坊的后续报道,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